在动物行为学领域,领地是指某种动物特定的社会-地理活动区,该区域的存在价值在于防御其他种族的入侵并保证领土完整和族类成员的安全 以这种方式保卫的居所和种族群体被称为领地 在心理学领域,人类同样存在领地意识和领地行为 例如:在地铁始发站上车的乘客,面对空空的长条座椅,他们会选择坐在哪里呢 前一两为乘客,大多会选择最靠边的座位 接下来的乘客会坐在座椅正中间 后面的乘客才会一点点把座椅“填满” 如果座椅空间比较大的化,乘客都会选择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坐 只有人比较多的时候,才会挤着坐 从这种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有一种想确保自己“领地”的心理 每个人都想“保卫”自己身体周围的一定空间,如果有人进入这个空间,我们会产生压迫感和紧张感 但不同于个人空间描述的个体周围的直接空间范围,社会心理学将领地定义为个体所拥有的有权利行为并抵御他人来犯的空间(Moore & Nina,2010) 空间关系理论(proxemic theory)提出了四种形式的领地:公共领地(public territory):可自由进入的领地,这种类型的领地很少被单独的个体控制 但是,个体都可能会暂时占据公共领地中的某一区域 互动领地(interactional territory):人们非正式聚集的场所 家庭领地(home territory):在该领地范围内,个体可以持续地控制个人领地 身体领地(body territory):个体周围的即时的空间范围 不同层面的领地概念,除了解释个人空间中所包含的元素外,也为我们提供了社会交往和适当行为的指导(Lyman & Scott,1967) 除了空间领地的概念,个体人际交往的领地范围也受到关注 有研究指出两个熟人的交往领地可以由环境中两者的肩膀紧挨程度计算得到(Moore & Nina,2010),同时,Hall也对人际交往中两个个体的姿势重合度(包括坐姿、站姿、躺着的姿态)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