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新闻作品,其时效性必然迅速、准确、有力。例如,1998年《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在抗洪抢险中关于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的报道,就是少有的时效性极强的新闻,其写作特色突出,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时效性原则:
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两千余军民奋力抢险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6时5分电(记者贺延光) 今天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与5号闸之间决堤30米左右。洪水滔滔,局面一时无法控制。现在,洪水正向九江市区蔓延。市区内满街都是人。靠近决堤口的市民被迫向楼房转移。
本报江西九江8月 7日16时35分电(记者贺延光) 现在洪水已漫到九瑞公路。据悉,决堤时,一些居民还在睡午觉。现在在堤坝上被洪水围困的抢险人员大约上千人。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7时5分电(记者贺延光) 国家防汛总指挥部的有关专家正在查看缺口。专家决定用装满煤炭的船沉底的办法堵缺口。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7时15分电(记者贺延光) 记者已赶到决口处。汹涌的江水正从30米宽的缺口涌向市区。南京军区两个团正在国家防总、省防总有关专家的指挥下现场抢险。现在有一条100多米长的船无法靠近缺口,抢险队正在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