胠 箧
《胠箧》出自《庄子》外篇,主要内容是表达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并在《马蹄》篇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倡导回到原始社会中去。
文章从讨论防盗手段而最终被盗贼所用入手,指出治理天下的策略,都是统治阶级统治人们的工具,进而着力批判仁义和礼法;随后进一步提出摒弃各种社会文化的观点;最后借至德之世与三代以下的对比,表达对原始社会状态的向往之情,带有一定的消极色彩。
原 文
将为胠箧qū qiè探囊发匮guì之盗而为守备[1],则必摄缄jiān縢[2],固扃鐍jiōng jué[3],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4],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5],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6],耒lěi耨nòu之所刺[7],方二千余里。阖hé四竟之内[8],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9],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10],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11],大国不敢诛[12],十二世有齐国[13],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