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副总统选举在国会中因无法凑足法定人数而难产。9月4日大总统选出,5日进行副总统选举,到会议员不足百人,选举流产。10月9日,又举行第二次副总统选举,出席议员数338人,仍不够法定人数,选举再度流产。10日徐世昌就大总统职,16日第三次进行副总统选举,出席议员数较上次还少,只有271人,选举仍流产。此后,时移势易,副总统选举不再是各派关注的中心问题,从此再未举行,总统府也就成了大总统唱独角戏的舞台(直到1924年大总统曹锟下台,北京政府一直没有副总统)。
副总统选举的流产,表明即使是处在政治鼎盛期的皖系也无力完全控制北京政局,派系纷争是影响北京政治的重要因素,北京政府本质上仍是弱政府;而国会政治的变质使其在北京政治中的地位不断弱化,在社会舆论及民众中的公信度不断下降,国会既不能成为民主的一极而约束军阀所为,则其只能成为议员个人的名利秀场,直至贿选公行,声名狼藉,成为其最终被解散的重要原因;曹锟未能如愿当上副总统,则使其对皖系心怀怨怼,10月16日第三次选举失败的当天,曹锟即“称病”离京回津“静养”。曹锟的态度不能不使直皖关系趋于恶化,而当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病故之后,“曹氏坐镇畿辅,势力雄厚,又有吴佩孚百战健将驻军湘南,遥为呼应”;“加以曹氏素恶段派专政,吴氏以转战湘中克复岳、长之伟绩,反令张敬尧安居湘督之位,尤愤不能平。于是曹氏所未便宣言者,以及吴氏自欲发其牢骚者,遂一再通电丑诋安福系及徐树铮之罪恶。由是曹氏俨为直派领袖,而两派又积不相能矣。”